Vue2和vue3的区别(由浅入深)

软件开发大郭
0 评论
/
17 阅读
/
4317 字
01 2022-11
分类:

前言

vue2和vu3之前的区别,一直以来是面试必考题目,如何回答,回答的层次决定了面试者的对于vue2,3的理解,以及对于vue3目前稳定版本发展的方向的了解,即考察使用程度,又考察了学习能力,可以说是回答即可以很简单,也可以很不简单,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面试官的面试程度,需要我们层层递进,由浅入深来回答,这样可以体现出面试者的考虑全面,又能体现知识广度。简而言之,vue2升级vue3之后变得更快,更轻,协作更方便。无论对于我们开发者的体验或者用户使用方面都是升级优化,但是本质区别是什么,下面分为几个部分进行讲解。

vue2 vs vue3
对比 vue2 vue3
脚手架 命令式 可视化创建脚⼿架
组件通信 见下文 见下文
数据监听 watch,computed watch,watchEffect,computed
双向绑定 Object.defineProperty ProxyAPI
⽣命周期 见下文 见下文
api 选项式 组合式

双向绑定更新

vue2 的双向数据绑定是利⽤ES5 的⼀个 API ,Object.defineProperty()对数据进⾏劫持 结合 发布订阅模式的⽅式来实现的。

vue3 中使⽤了 ES6 的 ProxyAPI 对数据代理,通过 reactive() 函数给每⼀个对象都包⼀层 Proxy,通过 Proxy 监听属性的变化,从⽽ 实现对数据的监控。

这⾥是相⽐于vue2版本,使⽤proxy的优势如下

1.defineProperty只能监听某个属性,不能对全对象监听 可以省去for in、闭包等内容来提升效率(直接绑定整个对象即可)

2.可以监听数组,不⽤再去单独的对数组做特异性操作,通过Proxy可以直接拦截所有对象类型数据的操作,完美⽀持对数组的监听。

实例化

Vue2.x中new出的实例对象,所有的东西都在这个vue对象上,这样其实⽆论你⽤到还是没⽤到,都会跑⼀遍,这样不仅提⾼了性能消耗,也⽆疑增加了⽤户加载时间。

⽽vue3.0中可以⽤ES module imports按需引⼊,如:keep-alive内置组件、v-model指令,等等,不仅我们开发起来更加的便捷,减少 了内存消耗,也同时减少了⽤户加载时间,优化⽤户体验。

生命周期

引用掘金图片如下:

获取props
vue2在script代码块可以直接获取props,vue3通过setup指令传递

vue2:console.log(‘props’,this.xxx)
vue3:setup(props,context){ console.log(‘props’,props) }

数据和方法的定义
Vue2使⽤的是选项类型API(Options API),Vue3使⽤的是合成型API(Composition API)

Vue2:

data() { return {}; }, methods:{ }

Vue3:

数据和⽅法都定义在setup中,并统⼀进⾏return{}

给父组件传值emit

vue2:this.$emit()
vue3:setup(props,context){context.emit()}

watchEffect

Vue3中除了watch,还引入了副作用监听函数watchEffect,用过之后我发现它和React中的useEffect很像,只不过watchEffect不需要传入依赖项。

那么什么是watchEffect呢?

watchEffect它会立即执行传入的一个函数,同时响应式追踪其依赖,并在其依赖变更时重新运行该函数。

computed和watch所依赖的数据必须是响应式的。Vue3引入了watchEffect,watchEffect 相当于将 watch 的依赖源和回调函数合并,当任何你有用到的响应式依赖更新时,该回调函数便会重新执行。不同于 watch的是watchEffect的回调函数会被立即执行,即({ immediate: true })。

组件通信

注意
props中数据流是单项的,即子组件不可改变父组件传来的值

在组合式API中,如果想在子组件中用其它变量接收props的值时需要使用toRef将props中的属性转为响应式。

attrs和listeners
子组件使用$attrs可以获得父组件除了props传递的属性和特性绑定属性 (class和 style)之外的所有属性。

子组件使用$listeners可以获得父组件(不含.native修饰器的)所有v-on事件监听器,在Vue3中已经不再使用;但是Vue3中的attrs不仅可以获得父组件传来的属性也可以获得父组件v-on事件监听器

路由

vue3和vue2路由常用功能只是写法上有些区别:

vue3的beforeRouteEnter作为路由守卫的示例是因为它在setup语法糖中是无法使用的;大家都知道setup中组件实例已经创建,是能够获取到组件实例的。而beforeRouteEnter是再进入路由前触发的,此时组件还未创建,所以是无法用在setup中的;如果想在setup语法糖中使用则需要再写一个script 如下:

<script>
export default {
  beforeRouteEnter(to, from, next) {
    // 在渲染该组件的对应路由被 confirm 前调用
    next()
  },
};
</script>

vue3路由写法:

<script>
import { defineComponent } from 'vue'
import { useRoute, useRouter } from 'vue-router'
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({
  beforeRouteEnter (to, from, next) {
    // 在渲染该组件的对应路由被 confirm 前调用
    next()
  },
  beforeRouteLeave ((to, from, next)=>{//离开当前的组件,触发
    next()       
  }),
  beforeRouteLeave((to, from, next)=>{//离开当前的组件,触发
    next()      
  }),
  setup() {
    const router = useRouter()
    const route = useRoute()
    const toPage = () => {
      router.push(xxx)
    }
 
    //获取params 注意是route
    route.params
    //获取query
    route.query
    return {
      toPage
    }
  },
});
</script>

vue2写法:

<script>
export default {
  beforeRouteEnter (to, from, next) {
    // 在渲染该组件的对应路由被 confirm 前调用
    next()
  },
  beforeRouteEnter (to, from, next) {
    // 在渲染该组件的对应路由被 confirm 前调用
    next()
  },
  beforeRouteLeave ((to, from, next)=>{//离开当前的组件,触发
    next()       
  }),
  beforeRouteLeave((to, from, next)=>{//离开当前的组件,触发
    next()      
  }),
  methods:{
    toPage(){
      //路由跳转
      this.$router.push(xxx)
    }
  },
  created(){
    //获取params
    this.$route.params
    //获取query
    this.$route.query
  }
}
</script>

总结

vue2和vue3比较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,比如setup语法糖的形式最为便捷而且更符合开发者习惯,未来vue3将会大面积使用这种规则,这样更加符合开发习惯和降低后续维护的成本,还有目前Vue3已经成为了Vue的默认版本,后续维护应该也会以Vue3为主。希望各位同学赶紧学起来吧~

原文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weixin_42974827/article/details/126560362

标签:
    暂无数据